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

材料期刊网

高级检索

对三种不同短切碳纤维体积含量(16%、21%、24.8%)的C/SiC复合材料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(SHPB)装置进行了常温下的冲击力学试验,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对试件破坏后的断口进行扫描.实验结果表明:C/SiC复合材料试件动态单轴抗压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,表现出较强的应变率效应.在各个复合材料试件的断口均有明显的纤维拔出,随着碳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,断口处被拔出的纤维数量显著增多,且拔出后的长度也相对较长,说明试件制备过程中短切碳纤维与碳化硅基体的结合较紧密,增韧效果也就越理想,由此可以推断纤维拔出是C/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吸能和增韧机制.

参考文献

[1] 王丹勇;陈以蔚;李树虎;秦贞明.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缩破坏研究进展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12(4):639-643,648.
[2] Zheng GB;Uchiyama Y;Kobayashi K;Cheng HM;Sano H.The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re/SiC composites fabricated through impregnation and pyrolysis of polycarbosilane[J].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,19994(4):827-834.
[3] 孙银洁;李秀涛;宋扬;石晓斌;许春来.碳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微结构[J].宇航材料工艺,2011(6):81-84.
[4] 张鸿;宋迎东.陶瓷基复合材料单纤维拔出过程分析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08(6):837-842,873.
[5] 王梦远;曹海建;钱坤;张建民;王梦蕾.三维织物间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14(6):903-907.
[6] 李巾锭;任成祖;张立峰;吕哲.C/SiC复合材料纤维顶出有限元分析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14(2):248-250,254.
[7] 陶俊林.SHPB实验中几个问题的讨论[J].西南科技大学学报,2009(03):27-35.
[8] 邓湘云;王晓慧;李龙土.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新型陶瓷材料显微分析中的应用[J].硅酸盐通报,2007(1):194-198.
[9] 李茂华;杨延清;黄斌;罗贤;张伟;韩明;汝继刚.先进的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发展--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[J].中国有色金属学报(英文版),2014(10):3031-3050.
上一张 下一张
上一张 下一张
计量
  • 下载量()
  • 访问量()
文章评分
  • 您的评分:
  • 1
    0%
  • 2
    0%
  • 3
    0%
  • 4
    0%
  • 5
    0%